close

21.jpg 

作者資料

姓名:湊佳苗

國籍:日本

得獎經歷:

☉第2屆「BS-i新人劇本獎」入選佳作

☉第35屆廣播連續劇創作大賞、

第29屆小說推理新人獎(聖職者)

週刊文春「最佳推理小說TOP10」第一名(告白)

☉「這本推理小說很厲害」第四名(告白)

第六屆「書店大賞」(告白)

第三屆「廣島文化獎新人獎」

 untitled.bmp 

「告白」&「贖罪」故事簡介

☉告白:國中女教師的愛女慘遭班上同學殺害,女教師展開了一連串的驚人復仇行動。

故事以「女教師」、「殺害愛女的同學A」、「協助殺害的同學B」各角色的自白所構成。

☉贖罪:一名國小女童在校園中慘遭殺害,現場曾一同目睹兇手面容的四位同班同學卻意外地沒有人能記得兇手的樣貌,受害女童的母親要求四人必須為此贖罪直至逮捕兇手。在事件後的十餘年裡,他們以著各自的方式進行著沒有止盡的,贖罪。

 

作品特色

1.效果宛如3D的文字手法

擅用第一人稱的書寫技法,並以「自述」或者「自白書信」等方式寫成,淺白且略帶神經質的用字營造出了「自白」的真實氣氛,使得閱讀的「觀看」經驗被轉化成了與書中角色的「交心對話」,並帶出某種私密的對話感。於是,小說的書寫卻讀來像形同真實,劇情躍然眼前彷彿3D電影。


2.精準細密的心理書寫

湊佳苗的書寫以「自白」做為主要形式,因而內容不外忽是書中各角色的潛藏心靈圖像。據說湊佳苗在下筆描繪人物之前,習慣為故事中每個角色寫下人生「履歷」,也許正是這些繁複的履歷設定,她塑造出角色,更能為這些角色創造出各種風景迥異、精準細密的「內心世界」與「靈魂」,就像是電影「全面啟動」裡的建築師。而既弔詭又有趣的是,這些精準描繪出各種人心風景的文字段落,往往有讓人不捨闔上書頁的耽溺,彷彿讀著某本八卦雜誌,若隱若現地呈現出潛藏讀者內心的那股,窺伺慾。

 

3.真實人性是故事的主題

內心戲、自白、坦承。在種種的告白形式文字裡,其共同的命題是自私、逃避、悖德等種種人性的軟弱面向。湊佳苗並非不是性善論者,但倒也不是絕對地信奉性惡之說,但她十分瞭解,在面對各種對與錯、道德與罪惡等之間的抉擇時,人性必然猶豫不決也勢必面臨某種掙扎。這些都是他要講的故事:人性,以及人性在面對「道德」與「正義」所感受的矛盾及疏離。

 

4.加害者/被害者之間的模糊

被害者可能在下個轉念之間成為復仇他人的加害者,而原本的加害者也可因他人的報復又或自我的罪惡感轉身成為被害者。湊佳苗故事中的加害者/被害者角色永遠都是曖昧的模糊地帶,隨時可以任意翻轉。這也彷彿是一道對讀者的提問:倘使每個人其實都是受害者,也都是加害者,那麼誰對誰錯其中的界線究竟該如何去清晰地劃分呢?

 

 

湊佳苗的「罪/惡」觀:擴散蔓延的感染病毒

整體來說,無論是「告白」或「贖罪」,都像是一道來自於湊佳苗的提示,提示著一個這樣「罪/惡」觀:

 任何被犯下的「罪/惡」,都不將會僅是一道個人身上的單一傷口,它反而一如骨牌、一如病毒,

 當一則「罪/惡」開端以後,我們便開始回覆予彼此更多無以計數的傷害。

 

這種「罪/惡」無窮止盡的自我複製與繁衍,或許才是其最恐怖之處。

也凸顯了「寬恕/原諒」的及其可貴之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i0518 的頭像
    kei0518

    一分鐘的假文青

    kei05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