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告白.png 


在小說「告白」中,一間才剛舉行完結業典禮的教室,揭開了整個故事的序幕。當天即將辭去教師職位的女老師,於其擔任班導師的1年B班的全體學生面前,開始訴說起一段漫長的告白:原本以為是因為意外才喪失生命的愛女,事實上,是被這個眼前班級裡的某位學生所,殺害的。然後,女教師開始了一連串她駭人的復仇計畫。

 

打從第一頁開始,告白在敘事上就以相當特殊的「獨白」形式進行著,也以此串連各個章節推進整個故事,女教師、犯人的母親、班上的同學等,故事中每一個角色都以各自的獨白與告白述說著關於整個事故/事件的片段,進而再於讀者面前還原拼貼/湊出事件的全貌,同時也在這些自白之中,我們看見了這些主角們如何彼此相互關連著、如何相互影響著。而在這些一連串的告白的最後,竟然潛伏著一個誰都無法預料到的結局。

 

這本一旦翻開就讓讀者捨不得闔上書頁,擁有高度評價的小說「告白」,不僅佔據了2008年週刊文春「傑出推理小說排行排」的龍頭寶座,在該年各推理小說的排行榜中也都是名列前茅,它更在2009年獲得了書店大賞的殊榮,成為了這本小說大放異彩的一年。

 

儘管如此,由於「告白」是採用各個主角們的獨白與證詞作為主要的敘事架構,很多人認為要將這樣的一部小說翻拍成電影可以說是不可能的任務。而將這部小說成功地拍成電影的導演「中島哲也」,以及影片中飾演女教師森口一角的「松隆子」,他們各自又對於這部電影作品有什麼樣的想法呢?



松 たか子×中島哲也.jpg 


-----讀完小說原作後的感想?

 

中島:

我是在去年秋天的時候,偶然地在書店裡看到這本書,於是就站在書店裡讀了起來。當時一口氣就把森口老師的部分(第一章)看完了,因為很想知道故事接下來的發展,就把書買了下來。不過,倒不是因為想要找電影的新題材特地去逛書店的。特別是,這本小說是那種「一直在自言自語」的形式,當時根本沒有想到要把它拍成電影。結局的部分也是以手機簡訊對話的方式寫成,跟電影很實在不搭軋。

 

松:

我是在導演邀請我飾演電影女主角後,知道要拍成電影之後,才開始看這本小說的。由於是懸疑類型的小說,很快就迷上這本書。

 

中島:

後來之所以會覺得「這本小說可以拍成電影」、「想把這部小說拍成電影」,是因為我認為這本小說想要探討的主題是「真實/真相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在原著裡,每個主角都從自己的立場跟觀點,喋喋不休地進行著各執一方的告白與說詞,而讀者也得藉由他們的的話語來理解/拼湊出事件的全貌。在閱讀小說的時候,我們只能透過書裡這些角色所陳述的東西來理解這些角色的個性與想法,對吧?!所以身為一個讀者,去相信這些書中角色所說的話也是理所當然的,對吧?不過,我卻是從「懷疑這些人所說的話」的這個角度,來開始閱讀與理解這個故事的。所謂的人,是能夠這麼輕易地就說出實話的生物嗎?而那些所謂的「實話」,誰又知道是真是假呢?

 

當時在看完這本小說之後,我是這麼想的。

 

讓每個角色傳達出自己的生存觀

 

中島:

如果只是想原封不動地去傳達那些小說要表達的東西的話,那麼其實只要讀小說就好了。不過,如果我把目標放在「讓每個角色訴說出自己的生存觀」,藉由演員演出時的視線、目光、聲音、語調等,把重點放置表現出「以某種姿態去說出些什麼」的話,那麼將這部小說拍成電影就會有它的意義在了。

 

不過,就這點來說的話,演員是否能有演技做出這樣的演出那就相當重要了。因此,如果不是自己能信任的演員的話,我想也是沒辦法拍出這部電影的。

 

dff2939c15cb5e9db13930f4db2dbec1.jpg


 -----所以才因此選擇了松隆子小姐當女主角嗎?

 

中島:

不管是松隆子、長塚圭史還是野田秀樹,他們有戲劇作品我都看過了相當多次。松隆子是那種每次演出都會展露出不同風貌,相當有底蘊及深度的女演員。好幾次我在現場看松隆子演出時,都會感受到一種不寒而慄的「恐懼」。 一直到了現在也是會有那種生物性的恐懼湧上心頭呢(笑)。不過,那並不是指我對她們那一輩的女演員感到恐懼害怕什麼的,我害怕的是:如果這部電影沒有松隆子的話,那恐怕是拍不成了。

 

松:

收到導演的信的當時,覺得自己好像被賦予了一些相當艱鉅的任務跟期待。雖然說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辦得到,不過既然被賦予這樣的期許,那就只能好好面對它了。後來其實沒有考慮得太多,很快就回覆並答應演出。當然,自己對於演出乙事是也相當地期待。

 

不過,後來也是感受到很大的壓力。像是,故事一開始的時間點是設定在殺人事件結束之後,當時森口老師這個角色仍然是身處於愛女被殺害的悲憤情緒裡。開拍的時候正好就是這一場戲,那時候真的覺得是:「糟糕,接到了一個難演的角色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i05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